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24-08-12 09:29:09
瀏覽量:7646
? ? 可遠程控制設備溫度、濕度,生產車間實現“無人化”;通過“云眼”,原料儲備量、生產線狀態等情況一目了然……近年來,大余縣中科鋰業有限公司依靠技術創新,躍居全國鋰鹽生產企業第一梯隊,其中“一步法提鋰”技術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中科鋰業一樣,大余縣眾多企業聚焦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配件、鎢及有色金屬、微納粉體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大余縣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挺進新能源產業“新藍海”,精心繪制新能源產業圖譜、招商圖譜,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打造鋰電新能源產業園,依托中科鋰業引進希爾曼新能源、東騰鋰業等18家鋰電新能源企業,形成了“鋰礦—鋰鹽—溶解劑—鋰電池—鋰電池回收”完整產業鏈。同時,依托贛粵汽車配套產業園“筑巢引鳳”,瞄準蘇浙滬等重點區域實行產業鏈招商,成功引進鼎立汽車空調、銳足輕量化科技等19家電機、電控、智能汽車零部件等配套企業。如今,贛粵汽車配套產業園成為策應贛州新能源科技城和華南汽車城的特色汽車零配件重要生產基地。
大余縣依托省級鎢及有色金屬深加工產業基地建設,圍繞高性能硬質合金精密刀鉆具、球齒與棒材、貴金屬綜合利用等細分領域,引進金石合金、品信新材、晟運新材等100余家鎢及有色金屬產業相關企業,硬質合金產業園實現滿園擴園。發揮贛州市鎢產業研究院技術帶動作用,引導企業開展自主研發和產學研攻關,加快技改擴能,不斷推動鎢精深加工及應用產業轉型升級。
大余縣瞄準微納粉體新材料在高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加快建設新材料雙創孵化基地,規劃工業園區用地247公頃,打造微納粉體新材料產業集聚區。聚焦“高大上、鏈群配”,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成功引進昶聯科技、大鑫納米等一批延鏈補鏈項目,形成了“超細粉體—中試基地—MIM喂料—超硬、微波、軟磁材料—航空涂料、儲能材料、微電子控制設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大余縣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讓產業與人才雙向奔赴,強化與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合作,創辦科技小院,搭建市級以上創新平臺38家,引育各領域人才1161人;依托中國科學院對口支援優勢,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中試基地,吸引清華大學博士團隊、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專家團隊共9名高層次人才攜項目前來開展中試,成功實現24個項目就地轉化。大余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成功申報省級產業集群,大余工業園區獲評2023年度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省級開發區第一等次。